查看原文
其他

3星|《原油阳谋论》:原油价格走势简史,原油期货操作入门

左其盛 左其盛 2022-09-30


全书大概前30%篇幅讲原油入门知识和原油价格走势的历史沿革、来龙去脉。后面是原油期货操作相关的知识与信息,夹杂少部分作者个人的理论与技巧。


看书名以为全部是介绍价格背后的博弈的。


全书从写作风格上来说,数字与原始资料堆砌偏多,有些部分行文偏啰嗦。


我评3星,有一定参考价值。书中期货相关部分水平如何还请业内人士评价,我是外行。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但是,储采比就好比是油库的油罐液位,目前两个地区的储采比数据令人颇觉不安。第一是中东地区的储采比在过去的20年下降得很快。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东地区的储采比还有120年,犹如油库中的油罐都百丽液位的。但是20年过去后,储采比就下滑到了55年,P9


2:第二是亚太地区,这个地区的石油资源储采比在过去的20年里,几乎是维持在20年储采比之下,可以视为亚太地区的油库始终处于低液位的警报状态。P10


3:北美页岩油所在区域有个特点,就是面积大且相对完整。这得益于北美地区所处的大陆板块,P33


4: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在东北的抚顺地区,就曾经开采油页岩生产人造石油,但是产量很低。而咫尺之遥的大庆地下却蕴藏着世界级的常规大油田未被日本人发现,真可谓天佑中华。P34


5:目前油砂的平均开采成本反而比页岩油更高。因此,加拿大油砂和深水石油一道,成为了当今世界的边际石油资源。但如果没有加拿大油砂,美国的石油供给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P34


6:相比而言,页岩油项目是个短平快的项目,能够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工具进行有效的中短期成本风险管理。目前,页岩油的开发成本已经可以低于常规深水项目的盈亏平衡点。P36


7:2017年上半年,尽管油价还在40~50美元/桶的低位徘徊,但是页岩油的钻井数量和产量就已经止跌回升了。P36


8:美国原油的出口潜力和页岩油的生产潜力一样,是巨大的,而且也是可持续的,足以改变未来的全球原油贸易格局。P38


9:在后石油美元时代,油价的高低和美国的利益取舍显然会和以往不同。过低的油价显然不符合美国石油上游的利益,而过高的油价显然不符合美国控制全球的利益。美国,凭借页岩油气革命,正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重塑者。P39


10:基于有利的地缘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及产量,俄罗斯不仅仅是横跨亚欧两大重要石油消费市场的供给者,也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东西市场悬摆者。P41


11:外界普遍认为,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无法走出囚徒困境。在欧佩克内部,普遍怀疑伊朗不会进行减产配合,沙特根本就不可能妥协。P45


12:但是美国页岩油的成本在油价下跌期间也出现显著下降,新的页岩油区块得州二叠纪盆地直接把页岩油项目的保本点降到了国际油价之下。沙特利用低油价消灭页岩油的策略遭受着“杀敌一百,自损三千”的失败。P46


13:在减产上,沙特率先做出外界不可理解的妥协,促成了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减产,睿智地打破了囚徒困境。P49


14:美元金本位体系的崩塌引发了外界对美元信用的质疑,威胁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为了给美元寻求新的锚定物,维持美元作为全球可被信赖的硬通货地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于20世纪70年代初与沙特达成所谓的“不可动摇的协议”。P56


15:石油美元体系设计的核心,就是要求产油国盈余的美元回流美国,以此巩固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P56


16:通过长期的原油期货价格和美元指数的走势图(见图2-2),在大范围内通过直观的观察可以看出,原油价格和美元指数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在石油按照美元计价的情况下,美元走强,石油价格走弱;美元走弱,石油价格走强。P59


17:从研究石油得来的灵感,我曾经偶然间冒出一个念头,就是黄金会不会是货币的“库存”? P65


18:因此,我认为用黄金来衡量石油,从逻辑上具有先天缺陷。因此,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之间的关联性至要比直接的货币强弱指标——如美元利率更糟糕,是一种不恰当的关联。P68


19:我们将油价和美国10年期保值国债掉期价格放在一起,明显可以看出两者的强相关性。P72


20:但匹配组合交易(统计套利)的原理很简单,思路也很清晰。就是寻找一对在价格走势上有高度历史关联的股票,当两只股票的价格存在较大偏离的时候,断定这个价差会随后趋于收敛,从而在偏离处入场交易,在价差回归后止盈。P96


21:基于长周期油价分析的“供给看投资、需求看GDP”的观点,个人认为行业的生产成本是长期投资的关键。基于等效的观点,利用油价来做对应的资产配置,除了仓位比例之外,应该重视利用价差工具,例如采取远期的“年月”月份(每年的12月份)进行跨期套利。如果是基本面好转,可以买入近的12月份合约,买入更远的12月份合约。P127


22:问题在于,炼厂之间的竞争,使得这种市场变化带来的调整是普遍性的,那么也势必意味者3个月之后,供给必将被改变,而如果需求仅仅是昙花一现的话,今天看到的收益在未来就未必是能够实现的收益。一定要注意!亚太炼厂“三个月”的决策行为模式对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P13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